注册会员
发表于 2023-7-25 09:56:31
昨天收到一张小纸条,蛮有意思。记录一个应届生面试的过程,有意思。 应聘的学生,思维容易进入展示“我可以这个,我那个也不错”的讲述逻辑。实际上,面试官只关心你是否有适应这个岗位的潜力。 其中,排在最前面的是,你通过实习、阅读或课外其他实践,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技能。 如果没有,没关系,你对这个领域有兴趣、好奇心。 对,就是兴趣和好奇心。因为有兴趣、好奇心,培育你一段时间,你就可以干活了。有兴趣和好奇心,进入这个岗位最开始三个月的艰难,你可以熬过去。 然后,就是关心你是否能够吃苦。这个,在我们那个年代,每周80个小时。对是每周,然后连续几个月都如此。如今,也许你举一个连续几周,做一个感兴趣的事情,或者实习中一段艰难的岁月,都可以打动你的面试官。 多说一句,不要背面试技巧。不要讲别人的故事。必须讲真实的事情。讲真话。坐在你面前的,都是在一个领域工作20年的“老家伙”,面试过的人,可能比你的同学都多。不要怀疑他们的识别能力。 再提一个建议:不要怕自己不懂。 要一个应届生来面试,就预期他不懂。所以,不懂不是你的弱点,不是减分项。但诚实肯定是加分项,而一个破绽,就可能毁掉你的这个机会。讲述不是自己的事情,很难避免没有破绽。 面对自己不懂的,可以先做功课,但更重要的还是前期的积累。你要做FinTech相关的工作,读过几份报告,知道几个应用的案例,尤其是你身边的例子,肯定是加分项! 比如我刚刚在京东阅览了健身相关的书籍,马上我的微信就看到健身商品的推荐。这就是AI的应用例子。 你要做数据分析,准备100、300两份讲述方案,先讲简明的。人家问,你就讲人家关注的那一点。不懂,就说没有思考那么深刻。 面试官每天要见很多人,他们中的多数都不喜欢逛花园那种回答。问你A就回答A。不要讲B、C、D。不会就说思考没有那么深刻。 |
内容推荐
换一批